知乎上的华育中学
本页面收集了知乎问题“在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一些回答。其中包含对华育中学学风、学习生活、老师教学认真负责的赞美,但也有对华育中学采取应试教育、老师进行课外班培训的批判与讽刺。
匿名用户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1408325676
本人华育14届平行班一个差生
差到什么程度呢?运气好可以倒数后几名,运气不好就是倒数第一的惨状
鉴于本人从未学过奥数和辅导提高班,仅仅是在一所徐汇公办小学成绩还不错,最终靠关系以借读的身份排在学号末尾进入华育(一般每个班级的后几位学号,多多少少就是成绩最差的几个,因为都是靠关系进来的,比如:78、79、80)。
由于本人在初一下半学期就转学了。所以无法对华育的4年生活整体做一个评价。但短短的这段hy时光却也是我人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
华育是优生的天堂,差生的地狱
如果你是心理素质极强的差生,或许还有咸鱼翻身的一天,但是如果像我这样心理素质一般,极要面子的学生,建议还是早早转学,这里真的不适合你。
不可否认,hy的活动是真的丰富,相声小品大赛,歌手大赛,24点数独大赛样样皆有,学霸们可以尽情展示他们的其他特长,而学渣只能成为学霸们的背景板。
预初一开始,我和班级几个学霸同学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随着考试的结果出炉,学霸们变得和我疏远了起来,毕竟“在学校和好学生一起玩”是中国家长的口头禅。我也完全理解,所以身边的朋友圈从志同道合的几个同学变成了和自己成绩一样差的几个学渣。老师也是一样,因为本人性格比较内向,不爱招惹是非,属于老师眼中的乖孩子,所以一开始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对我很好,但是随着成绩的一次次不理想,对我的态度也越发冷淡,甚至我在一个学期的数学课上,有过一次都没有被点过名的尴尬经历(好多同学都嘲讽我说,老师根本没把你当人看)
接下来来说说自己的学习
因为自己小学成绩还不错,也曾成为亲戚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看着自己现在倒数的成绩,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好学生和老师对我的冷嘲热讽,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一下子燃了起来,觉得不能退缩,于是自己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在预初的时候,每天作业就每天做到凌晨2点。(家里没人辅导,好多数学奥数题是真的不会做,加上当时也没有作业帮,只能硬着头皮自己空想,如果空着不写,第二天老师又会骂)
到了预初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或许是自己脑子真的比别人笨,又或者是自己学习方法有问题。成绩丝毫没有很大的起色,强大的挫败感(承认自己心理素质偏低)加上同学老师家人的冷嘲热讽,让我彻底放弃了自我,一度陷入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地步,放弃到什么程度呢?英语默写经常0分(真的有用心在背每天老师教授的单词和用法,但是她每次默写都直接说一大段句子,直接让你翻译成英文,奈何本学渣词汇量太少,真的做不到),数学可能也就10几分(全靠死算的计算题和蒙对的选择题),语文发挥好可以到平均分,不好就倒数。最终也直接导致自己学期总评不及格,参加了补考。补考前,任课老师会在他的办公室给你开小灶,但其实说实话真的用不着,补考的难度大概就是区统考的难度,虽然在华育是凤尾,但是在别的学校自己应该还能做鸡头,于是预初的那次补考,英语和数学全是满分通过。当时心想:如果一直是这个难度该多好啊。
直到有一次我抑郁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自己一人走到了闹市区的马路中间,最后路人报了警,通过这件事家人才决心帮我转了学(家人之前不帮我转学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靠关系把我弄了进去,怎么能轻易出来呢)。
转到一所普通公办初中后,果然又尝到了鸡头的滋味,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考进了一所区重点高中,大学去国外的私立大学读了3年,现在又在澳洲的八大读硕士,虽然学校都很一般,但自己的人生过的十分快乐,实习期间也进入了世界500强的外企,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次翻看朋友圈,看到以前华育的几个同学,感觉自己将来的人生也不一定会比他们差。
虽然华育给了我噩梦般的体验,但我依然还是感谢它,让我在小小年纪就看到了社会的残酷。
匿名用户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144941569
答主16届五班
长听人说,在华育就读很辛苦,华育只注重成绩,华育的学生很多都是书呆子。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些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骗骗自己的话。
与一个室友讨论过,发现在华育,你可以让自己很累。当然如果你想提高成绩,也可以选一条轻松点的路。
我住宿了四年,从来也没觉得在家里的效率会比在学校晚自修高。预初初一的时候先是规定做完作业之后只能看老师指定的书目,后来是不准看其他书。这种规矩几乎是没人听的,和宿舍纪律管理条例类似,仅是空话。当然在晚自修上我们都把做完作业为前提。之后啊,传纸条,聊天,吃东西,看小说,各类都有,我们并不死读书。
宿舍是温馨的家庭,在宿舍的时光除了晨车我们几乎不用于做作业,聊天的内容千奇百怪,大致都是慢慢建立起来的梗hhh。熄灯后不允许说话的条例在上面贴了四年,我们也说了四年。我们就像普通初中生一样,照着性子违反校规。
在华育我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就如诸多楼上所言。以我们班的数学曹老师为例,她愿意在课上等每个同学,也愿意花时间解答你在课上提出的问题,个别问题她会重复多遍。进了上中我才知道,有问题憋着,下课问。另外,永远不要羞涩于指出老师哪里讲错了,无论是她是否说错,你都会因此记住它。在担心老师会因此对你有偏见?不会的,她绝对会表扬你勤于思考。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和老师交流,可以帮她们干点活。私下可以当做朋友,各种吃的,或者笑话都可以分享一下。老师那里有很多吃的,我通过帮老师誊分满足了自己的馋嘴。总之,上课如果跟上老师的节奏,下课再认真完成作业,课内的学习是基本没有问题的。虽然不是很懂为什么不能理解初中理科这一块,但我猜是因为你上课只知道记笔记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认真完成课业任务的前提下,玩游戏和学习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组cp这样也没有。当时我们班一共有五对,还是全年级最好的班级。只要有学习的方法,课余生活照样可以浪出一片天。我们就像普通的初中生一样,坐着青春年少该做的事。
还有人说华育多教很多东西,在高中成绩好是很正常的。这个想法是错的。华育没有提前教任何高中的东西,而是帮我们塑造正确的学习方法,毕竟学校重视的是中考成绩,哪有心思叫我们别的。只是,华育帮我们打开思路。比如老师在语文课上顺带提到的一个地理常识是错的,有个地理知识渊博同学就举手纠正了她。老师会称赞那位同学,马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课上,老师从来不遏制任何一个人的想法,除非它很无厘头。我想说的是,从华育走出来的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在初中就养成的习惯,对感兴趣的东西的钻研精神。
我们近视的同学占比很高,也有可能是我们半夜肝活动【雾
课外上课什么都随意了,如果想自招竞赛的路线还是挺不错的,学校里也有小班课。但是最好在外面有系统的学习。比如化学小班,一半在讲课,另一半在扯淡。
到了上中才觉得初中轻松啊,至少初中上课的时候不用动脑子的时间多。
在华育,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一样可以活得很滋润啊。
匿名用户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455374384
真的是 依托答辩!慎重考虑选择hy!
——————以下为18年原回答——————
不请自来.
18届最颓废的学生. 中考分数线能到华二紫竹.
看了这么多回答你真以为华育氛围很棒? 太天真了. 那只是隔壁大佬学神们眼中的华育. 我今天换个视角来聊聊.
挺压抑的,评论爱掐不掐. 我把我知道的说出来就是.
一.
“我们不补课的,放学来打游戏吗?”
这句话通常是提前n年提前学完初中内容的大佬突然找你们说的. 巴不得就他提前学习 而你们浑然不知. 于无形之中把你们给超了.
“我不补课的.”
第二天我在某补习班看到她.
“就…就在学这个.”
在第二个班又看到她.
“我…”
别说了,解释你妈解释. 大家都懂 别装了好吧.
答主是初二开始补课的 然后中考勉强还行. 抢救了过来.
二.
“好学生只是借鉴你的作文啊,怎么就是抄袭了呢”
是个人经历. 难得写一篇高分作文 被老师念了几段 偏偏在下一次考试被人直接套了上去. 答主去问老师原因. 大概是成绩不怎么样的缘故吧 老师还问我 这文章是你自己写的?
最后的结果是当堂给抄了我作文的垃圾道歉. 呵呵. 你成绩好就能为所欲为 我认认真真写的东西被你轻松拿走. 那么,我能质疑你其他的作文的来路么?
嗯,以后就被他们孤立了.
三.
“就凭你这成绩,中考数学还想上100分?”
来自某女性数学老师的原话. 答主不知道为什么一做华育数学校卷就心态崩. 怕是被打击惯了? 自己出去写题目都没这么磕碜. 为此我班主任还语重心长地把我从教室拖出来洗脑子? “你初中想读什么? 中专还是技校?”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一直嗯好啊啊啊ok没事你说的对. 把我教育完了,一节课也下课了.
对了,被数学老师嘲讽多了,就不怎么交数学作业了. 但是家里有自己做. 去他妈的.
最后中考数学140+ 我去蓝翔还是新东方?
四.
“你家孩子读不进书啊,赶快去紫阳吧.”
去他妈的. 老师只顾着那些好学生/看上去听话的学生. 对类似于我的学生吧,不久就没事喊你家长谈话. 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挨个儿上. 目的只有一个.
把考的差的学生赶走除名.
班里走了几个学生了. 要么出国要么去紫阳.
现在知道升学率怎么来的了吗?
学不好就请你滚啊. 简单明了.
学校只看中升学率,哪来属于你的舞台?
五.
关于亚文化爱好.
这个不多说了,没什么可以多讲.
成绩好的人看番 同学“哇这人还有这种爱好诶,好棒. ”
我这种咸鱼看番 同学“不出我所料是垃圾呢. 呵呵. ”
其实很多番剧和游戏是我自个儿玩,班里莫名也火起来了,不过他们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有我这个人.
关于我的初三.
打游戏每天都有. 不过还是咸鱼吧 没啥时间多肝. 自己在外边补课,和数学老师不爽以后很少交数学作业. 有事被抓去了再给写. 写完马上跑 不互相制造麻烦好吧. 学校通常是被找去谈话说为什么不去紫阳啦,你中考能考好吗考好就见鬼啦,难道你想作弊吗之类的话.
自己跑去自招,中了以后老师和见鬼一样看我. 学校几个只听老师话的乖小朋友还在担心自己能不能上位育而拼命,看上去不务正业的我却自招成功了. 就开始说我.
“就你这样子能考上最低分数线? ”
…然而这边中考即使是裸考也比现在自己高中零志愿分数线高一大票.
————————分割线————————
总之答主不是来发牢骚的. 只是提醒学弟学妹们稍微留点心…比如提前补课什么的先学起来. 这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还有 除非你是抖m/稳定均分以上玩家 那么祝你在华育生活愉快人际关系和睦. 不然建议转学去轻松一点的学校. 不要听信什么鸡头凤尾的鬼话. 去找自己能发光的地方. 不要留在原地 不然等着你的只有后悔和不甘. 对了,答主班级毕业旅行的话,邀请都没收到. 当然写这么多的话,有心机的人大概是猜出我是谁了.
不过 这回答不删. 猜出来你慢慢说好了 反正毕业照我扔了.
再您妈的见. 嘻嘻.
———————2023.2 补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二了还是很开心
初中毕业以后查出来很重的抑郁和焦虑 过去这么多年已经把情绪养好太多了 从一开始阴暗自卑变成阳光开朗大沙雕!亲戚和家长都觉得好太多了 父母在之前的谈心也表示去hy给人当绿叶当沙包确实是最错误的
毕竟现在的内卷是没有尽头的 比你优秀的人真的太多太多 大家不出意外的话都是平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所以希望看到我这条的学弟学妹和孩子家长好好考虑一下 趁着自己或者自己孩子还年轻 鼓励他们培养一下自己的爱好并且坚持下去 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读书可以是改变人生的出路 但是改变人生的出路并不是只有读书呀 就算读书也要找到自己合适的环境!
毕竟在十几岁这种心思很脆弱的年纪受到的伤害可能确实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去弥补 同龄人的恶意在这段时间也是格外纯粹且不计后果 我之前确实是被打压得非常想轻生 有几次已经是未遂的程度 但是还好我头铁!熬过这段时间果断换环境 甩开这些讨厌鬼 然后就美美拥抱新人生啦
记得之前有一个提醒说我以后说会后悔的
那确实后悔啊 当年我怎么不把他们揍几顿骂回去呢 挨千刀的东西!!
看到一些当年欺负过我的人现在过得很惨我就放心啦!!!(叉腰)
兔子E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563542160
答主18届平行班学生一名。
小学我是在世外读的,小升初的关键一场考试发挥不太好,没有拿到直升世外中学培优班的通知,而是去考就加20分(还是几分来着我忘了)的通知,于是就先没有和世外签掉。3月份还是4月份华育找我去面试,完了不久后就被告知录取了,下一考就是分班考了。越往后我越是感觉命运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如果我那一考考好了,可能就直接去世外了,而不是去更强的华育了。
在华育,你需要努力,你也会被身边的环境带着努力起来,而这个“身边的环境”,便是华育所独有的,是别的学校所给不到的。
一直有家长说华育苦。苦是苦,但是成绩与努力是成正比的吧。再看看华育什么成绩,出来的一个个都是哪些高中、哪些大学,一对比就知道了嘛。
以我的经验来看,在华育就读,初三一年的努力大约是前三年总和的好几倍。回顾我初三都干了啥:两个月从零开始刷完一整本业物拓展篇、三个月刷掉一柜子的数学教辅和卷子、在书房墙上贴满各种几何定理和因式分解公式、做化学竞赛题做到3点(千万要好好睡觉,我就是这么发哮喘了)……成果:自招进上中科工班、化学一奖。这对我这样一个平行班学生来说已经是很棒的结果了。(初三还有一大块是针对裸考同学的,但是我觉得我没什么发言权,就不说了。)所以说初三,是变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关键一年,也是每个华育学生永远难忘的一年。
离开华育后最留恋的还是华育的老师。我们无论是过了多久,还是总会在聊天里掺杂一些华育老师的“名言”,模仿一些华育老师的动作,模拟一些华育老师的语气语调……这,就是刻在心中的印迹吧。
华育赛高!
杰斯球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44035685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警告:本文可能包含有争议的观点!!
这里187 刚刚毕业
既然我们班那么多人都来写了那么我跟风写一波吧
既然是跟风我也不写什么众所周知的东西了 就强调几个华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点吧
—————Separation——————
第一个是荣誉意识。
这个荣誉意识最大的一个表现在于红榜以及红榜可以带来的各项好处上。华育在最后一年会给所有学生成绩排名 具体算法就不赘述了 反正在大概在四月份的时候会出来红榜的最终榜 接下来学校的推优也好 shs来要的排名也好都是以这张红榜为准 也就是说华育定下来的规则就是红榜前xx名能够得到xx 这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这个于我以及于我身边的人 甚至对于许多高层次初中的学生听上去都很正常。但是 据我所知 在一些略低层次一些的学校 推优的作用在于推荐那些成绩虽好但不够拿到稳定offer的学生 使他们offer更稳 提升升学率。这当然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 但是华育(或者说张宝华)不去做这样子的事情 因为在学校眼里自己的推优或者给其他高中的推荐名单就是一种荣誉 而不是用来提升升学率或者做一些更黑♂暗的事情。当然有一个原因在于华育已经没有必要提高升学率了因为已经第一了。(笑)
回头想想 这种荣誉意识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 包括但不限于学习上。不过近年来好像因为某些家长或者其他原因公开的褒扬在减少?emmm我对荣誉精神的评价肯定是positive的 但是它也可能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不管怎么说荣誉精神确实存在而且已经成为了华育文化的一部分。Let time prove it.
—————Separation——————
然后就是回应一下外界对“华育苦”的定式思维。
华育真的没有传言所述那么苦。
首先我接触的人当中没有什么做作业做到凌晨两三点的(但是每天游戏玩到两三点的人是有的(///ω///))其次初三之前作业不多 初三学校里有自修课给你做作业 如果作业多 一些副课上只要不是遇到特别严的(某xū姓老师)也是可以偷偷做的 大多数老师不会管 因为大家都在做。我自认为做作业算快的了 所以初三之前九点半睡 初三十点睡 即使有时上晚课七点半下课 即使我们家离华育通勤时间单程至少三刻钟。我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概十一点到十一点半睡是一定来得及的?如果来不及多半把手机放到房间外面去就能解决。对于懒到不愿意走出房间的人尤其有效。<-亲测
—————Separation———————
学校剩下的特色就很多很杂了 大概简述一下吧
学校里的枇杷是(理论上)可以吃而且很好吃的。
大部分老师是愿意和学生交流甚至成为朋友的。 (仅限课下 这是老师的职业责任)
如果学弟学妹看见有人中午一下课就往食堂跑 记得这是我们18届创始的优良传统。
与华育的同学相遇 最稳妥的打招呼方式是 “巨”(长音)或者“巨佬”。
初一是用来玩的 只要你确保初二收的回来就好。
这个学校没有喂饭势力 但是来了就会知道对单身嘤的暴击还是很频繁的。
有一只猫 一池塘的鱼 以前甚至有一只孔雀。
春天的花很清新淡雅。
一楼走廊有某主席的话。
———————呱————————
以上。可能想到什么会回来补。
以及对开头警告的解释:这篇回答是从我个人的角度上写的 也许(或者说一定)不能代表所有人的体验 如果感到不适请离开或者寻求医疗帮助。当然如果感到自己苍老起来就别担心了 这是正常现象。
—————Separation——————
20200424 翻到了自己的这篇回答
不管各人觉得自己的hy生活好还是不好 毕竟是我们的青春啊hhh
匿名用户4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107673353
坐标加拿大,14届毕业生,学渣一枚。
四年生活得相当辛苦但很充实。学术气氛非常浓,老师相当负责,同学都是大牛。可以说在这里你能遇到全上海市学习最顶尖的学生以及最优秀的师资。这里但是还是奉劝诸位想考这所学校的同学一句话:想要做鸡头还是凤尾是自己的选择。以我个人经历来看,毕竟学业压力和peer pressure 摆在那里,心理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作为一个数学渣遇到难炸天的数学周爽真的是心好累)。但是这四年中学到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学习方法的确受益匪浅。非常赞同楼上的良性竞争的说法,大部分人并不是抱着“要超过某一个人”的想法在竞争。大部分学生来了这里之后普遍会变得比较谦虚,因为身边总有可以让你觉得望尘莫及的人物的存在。
我身边有很多从初中毕业后一直有联系的朋友, 他们中不乏有很多现在在世界名校就读。但是不管我们是学霸还是学渣,共同的感受是我们在初中时期至少会有一段时期觉得自己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这种“绝对不能松懈”的想法到现在还在延续,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哈哈。
总之,很感激母校的培育,的确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收录者注:疑似路人甲。(后路人甲表明“显然不是我”)。
匿名用户5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1435910856
目前研一了,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进了hy,当了四年差生,没有童年,天天就在那做破题,动不动就是请家长面谈,要是成绩好,比较听话的话会在hy过的很精彩,尤其踏实认真的女生蛮适合hy的,然而我这种差生又叛逆又不爱学习的真的生不如死,报的校车一年没做过几次,天天放学被留下来英语重默,考的差动不动就被老师冷嘲热讽,整个4年我心态都是炸的。说白了也就年纪小没经历过社会,搞几句座右铭逗逗学生开心,说几句好听的话就把一些小孩子心抓住了,会觉得那些老师好负责好热情,当然好老师绝对是有的我也碰到过。现在上了年纪回过来看这些老师无非就是为了赚钱为了奖金,手段高明和不高明罢了,背后嘲讽差生(亲身体会),开小灶补课开的飞起,一个外地数学老师刚来上海几年就能在市中心首府买套房,真tm讽刺,说的难听点一个正真负责老师的难道不是在学校毫无保留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吗?藏着掖着课后开小班补课赚钱,b班的老师给a班学生上,a班的老师给b班学生上,互相赚钱也防止背后举报,一个周末赚上万不是问题。不过说到底这也确实是中国教师的缩影,应试教育的傀儡,只不过hy的老师水平更高一些罢了。hy的这套教育模式也就适合尖子生,因为大多尖子生都比较听话学习踏实,老师说一就是一,你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档次差一截的学校,你看学生举不举报你就完事了。
Voi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684810772
2018届毕业生
从预初军训说起,三天的军训,基本上就是站在操场上晒太阳,休息的时候坐在器材室门口的台阶上,和新同学打招呼。预初其实比小学五年级轻松,没有课堂作业,在华育第一次接触到自修课,周爽。每周一爽,虽然早已不记得成绩,但还能记得智商被碾压的感觉。
初一是最快乐的一年,各种活动,当时艺术节舞蹈大赛,运动会,还有年级一起出去听交响乐,劳技外出,好多学科活动...学弟学妹们初一要抓紧玩啊,那时候大考成绩还没什么用,我快乐了一年。
初二就没那么快乐了,这真的是四年中压力最大的一年,个人感觉比初三要累,开始学物理的时候我成绩还不好,每天一张数学卷子,考试开始多起来,学校开设了C班,还有小班,C班一直会上到初三下,数理化都有,但小班同学就不能上相应学科的课了。计入红榜的几次考试除了语文之外的学科还有加卷。
初三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可怕,除了每天做点题目,开始准备自招。每周五门学科都会考试,但考得这么频繁,所以根本不重要,每周拿到一张工资单...上面的排位是班级百分数。每天中午都会有一门学科的中午小练习。每天最后一节是自修,也是成功班,不上的人在教室里写作业。红榜总共统计三次成绩,然而还要算加分,每次重新放榜就会冲过去一个个数有没有被挤出前80。初三下,自招,录了上中,4月体育中考,初三为了准备这30分每周都要跑800。后面就是每天快乐。当时我们这一圈自招完的和放弃中考的一起玩得很嗨 。最后中考进考场前男生们还在聊世界杯。最后中考614,也算四年的一个句号吧。
Bonus 我真的好讨厌跑800,每次都是能逃就逃,于是出现了躲在篮球架后,体育馆里各种奇怪体验,但其实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跑步的,最后体育中考那天下小雨,(居然没有放水!?)我是选800的,跑道挺滑的,不过还是满分了,超喜欢在体育馆里听音乐跑步啊
我四年中有三年都在参加科技B班,课程挺有意思的,还有小实验,华育重金打造的实验室就是对少部分人开放的,总体体验还不错,做项目混了一点奖,但有点反感华育很功利地要求每个人参加,还要拿奖项的数量去申请科技特色学校。
华育活动特别多,学科竞赛有数独,24点,百科知识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spelling bee 等等,还有艺术节,规模很大,我们班每次都会请老师来准备舞蹈大赛,两年跳舞虽然有点累但也很快乐。当时也是为上台每周末到学校练舞,最后还请家长来化妆,我们初一那一年的节目登上了艺术节闭幕式,那是我第一次站上上中的舞台。
作业其实没有那么多啊,初三拿着本点击去食堂都是装装样子,不过每天中午确实都有一门学科的小练习。关于考试,几次加卷都挺恶心的,预初初一每周一周爽,好像是周二还是周三考英语,那时候试卷还是有难度的,初二开始周爽在周四,每周还加考一门物理,初三考试就渐渐简单起来,大家也都习惯了。中考真的简单,相信自己可以考得很高啊。
华育的老师总体来说还是很负责的,特别是数学老师,每次作业卷订正有错的都会叫去办公室重订,四年跑办公室经验丰富。每年有最受欢迎教师评选,看老师们在舞台上表演才能,艺术节也是,有教师节目,老师在台上基本没有架子。当然批评的时候也是有的,四年里我还写过检讨。最后毕业的时候我们给教过我们班的老师都送了礼物,还有好多老师来参加我们班的毕业聚餐,也是很美好的回忆了。
同学怎么说呢,就是大家都很巨啊,但是其实也是一群欢乐的逗比,每天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四年就过去了,当时我还执着于和同桌互怼。年级理科班的大佬是可望不可即的标杆,让你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差距。2018届NB!
当然还是有一些小牢骚。华育个人感觉是在把你往上中推,好像只有上中和华二是好的,有时候确实很应试,作文都是一个套路,然而从没有管过上中是否真的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上中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然而我也是随大流了。我们班主任的语文课也是几乎没教过语文。每次的小默写,那么强调背点击,就学的很死,而且意义不大,我是中考考完了点击还没背完。最后的毕业典礼穿不知道多少人穿过的学士服,站在操场临时搭的架子上拍照,热到融化。
学校的枇杷树,上面枇杷可以吃!有些还很甜!当时体锻课会在枇杷树下边摘边吃,鱼塘旁边还有柿子树,不过没吃过,去食堂的路上还有红叶李会结酸酸的李子,靠近正门的地方还有石榴树,不过太小了没法吃。教学楼旁有柚子树,会结好大的柚子,就挂在树上也不能吃。华育果园哈哈哈。
当年我们招进华育参加开放日,华育还有一只孔雀,后来好像因为禽流感被送走了。
我最好的朋友自招选择了交附,曾经我们一起准备古诗文竞赛也是很开心,祝她在那里也要快乐加油。上中很多模式和华育有点像,适应起来应该挺快的。不管在哪里都是一只被大佬包围的菜鸡啊,但华育的几乎没有太差的。
最后谢谢华育四年送了我一只小朋友
溜了
井底之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1725835153
最近和朋友聚会聊起他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华育,才知道身为华育人在上海人眼里竟然是不得了的荣耀,作为华育奥数班的学生居然在外人眼里是神一样的存在。听别人描述感觉有点夸张,不过被奥数班末尾淘汰的几个同学去了平行班确实是成绩顶尖的。后来了解了下知道,之后的华育一届比一届难进。但我清楚记得,我那一届也很难进,我入学考试接近零分,能进奥数班纯粹是因为奥数有很多硬奖。
然而这些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都没有很大的意义,华育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极强的应试化教育,无论是平常的课程还是奥数课。当然在中国现在没有学校不应试化的,你想让孩子在国内读书,能进的话华育还是上海最佳的选择,没有之一。比如你家孩子华育、兰生、市北、上外等等都能进,不用犹豫,直接选择华育,毫无悬念…
至于就读体验,我对学习印象其实并不深,记得进去了之后一直是差生,数学成绩忽上忽下从第一到倒数第一全都拿过,奥数成绩从前十到垫底也全都拿过,语文英语常年垫底。其实我在华育最爽的记忆就是和同学打游戏、玩桌游,接近100%胜率地虐翻全校,体验了很多碾压级的快感。有三个同学有段时间天天上课时间来挑战我打游戏王结果屡战屡败,还一直检查我卡组怀疑我作弊,他们是核心竞赛生不用上课,而我是逃课…班级里同学们给我起绰号“奇才”,不止因为我玩游戏猛,首次起这个绰号是因为六年级一节地理课上讲经度纬度的时候我大概耗时20分钟自己推出了球体表面积公式,纯心算不动笔的那种,动笔的话估计也就10分钟,因为第一次推错了6πr^2继续想了几分钟才出来4πr^2,然后这件事被坐在我前面的gy同学传开了,接着是一位后来高中拿IMO金牌的t同学最先开始经常这么叫我…
然而我这样的,也不过是华育奥数班的差生,现在你们对华育有概念了吧,所以说啊,只要进了华育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什么叫战力崩坏、什么叫降维打击。
匿名用户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66628/answer/1912321604
毕业快一年了,马上就要迎来21届的中考了。
先从初三讲起,印象鲜明。初三的生活,当时觉得时光有些沉重,总幻想着早日中考,早日解放,但一年后又祈盼时钟的回转。华育的学生有个好处,不需要为中考头疼,因为太水。
当时的我惊叹时光的沉重,但一年后,又发现它们轻如鸿毛。
- 中午时,偷偷爬上篮球架,作引体向上。
- 清晨时,进入OM&DI教室早训。
- 放学时,看着同学发梢的夕阳踏出校园。
华育大多的同学都挺棒的,很纯粹。进了上海中学后,周围的人功利多了。灵魂的思考从这里起步,周围的大佬确实也能把你闪瞎眼。学习也很卷,新的摇号生就不太清楚了。
情感方面?老师管的不算严。
可是我就是一败涂地.
讲一讲老师。
华育的老师真的超级超级优秀。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孙,大家都叫他刷牙夫,他也不生气,默认我们把他当作玩笑。毕业手册上,那个“玩笑到此为止”的手势以及晕染淡淡忧愁的寄语差点儿让我泪目。三次,全班同学一起投票尝试让孙老师冲击“最受欢迎老师”结果都失败了(其实想看他表演)。这也算是个遗憾吧。班主任是生物老师,当时看着怎么都不太顺眼,但现在想想,她实在太好了(呵呵,经历了高中的老大哥类型班主任的视奸)很温柔,很关心学生,很擅长给学生作思想工作。犹记得有一次她给我们看看某水中学某学生演讲,什么“举起手,给自己放个烟火”真的笑死。另外物理老师是个大帅哥,超级聪明的那种,大家都叫他小明老师;化学老师是个光头,他的光头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嘲笑;语文老师大海非常和善,非常美丽(哎呀限于篇幅没法展开了,有空再来更吧)
讲一讲活动。
外人眼中的“书呆子只有学习”的学校?
完全错误!
华育的活动超级超级丰富,绝对比一般的学校多得多。
预初百科知识竞赛;初一法律知识竞赛;初二辩论赛;年年艺术节、创意秀、运动会、跳踢比赛、拔河、科技节、学科竞赛(数独,24点,英语歌曲,语文古诗文,英语配音,presentation之类的)等等等等等等。(我放弃尝试想完整的)反正,每年都不一样。年年有惊喜!
还有,我最最最喜爱的OM&DI
这是一处思维火花绽放,脑洞如洪水撕裂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学习成绩高低之分,只有大脑灵不灵动之分!
趁机宣传一波,一定要去试试啊!如果你是华育的学生。
你以为只有这些活动?
慢!
华育中学有四五十个社团,数不胜数的第二课堂选择……每周二下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例如无人机,侦探推理,日文,编程等等等。
能想到的,都能满足。
社团是每周一下午,随意发挥,完全不用顾及老师。会有个“指导老师”坐在后面,但都是花瓶。
有没有很期待?
祝你摇号摇进华育中学!
最后想讲一讲成长。在华育,基本上对于整体的世界有了基本的把控,(个人感觉思想更多在高中形成?)有时也总能在黑暗中找寻到微光。
在同一片操场上,奔跑着快速成长的少年,初中可能是我们最后享受纯粹玩乐的时光了。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总叫我们杜绝纯粹玩乐的题材。可我觉得,纯粹玩乐不是naive,是幸福。以后这样的时光会慢慢消失殆尽,找不到了。
在风中多跑一跑吧,也不要忘记和喜欢的人一起欣赏星空(倘若你有小班或者住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