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仲文化是225传统文化的代表
仲文化的原型来自2019年9月225班的美术课。时任225美术教师的朱定亚让同学们画其他同学,22569便临摹了22571徐仲濠。抓住了其丑态来刻画,十分细腻,饱受同学好评。22569大喜过望,将22571名字中的仲念成了肿的读音并大肆传播(此词条下面的仲全部读肿)
于是徐仲濠这个名字被同学们读成了徐肿濠。在2020年5月的一节体育课上,225的同学们在打手球,22574在中场直接吊射破门,当时守门员正好是22571,激动庆祝的22574将自己的动作命名“仲逼吊门”。

2020年9月的一堂体育课,225的同学们仍在打手球,这次22571从守门员改打前锋,但颓势不改,在两分钟内上演三过空门而不入,让队友及其恼火,并大骂“傻逼徐仲濠”。这句话骂着骂着,22574嘴瓢骂成了“仲逼徐傻濠”,于是出现了与傻逼同义的仲逼这个词。
在10月份的一天上午,22572与22578起了冲突,两人互骂仲逼时,因嫌两个字麻烦直接简化成了仲。这是“仲”这个字第一次单独使用,也在后来成为了一个年级的经典。
此后全年级,尤其是225与227的同学,都对仲文化乐此不疲,并大肆宣传,在A407的黑板上写满了仲字,并发明了二次仲阵,仲文化的影响力随即达到巅峰。
2021年4月,时任225班主任王静与副班主任王珊意识到了不对劲,立刻要求全班同学停止使用仲字的zhǒng读音,但好在在全年级同学的发扬下,仲文化躲过了这次劫难,没有失传,并流传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2021年暑假,22765同学受到22518的三次笑脸阵启发,在之前二次仲阵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三次仲阵。
2023年寒假,仲文化通过23564nth的HYWiki发扬光大。25266得知了仲的故事,用电脑创作了三次仲阵。
之后25266又通过一些手段制作了四次仲阵,此仲阵分辨率为 10370x10435。
21159于2024年2月3日试图估计极限仲阵(即无限次仲阵,展开直到无穷)的分形维数。按照25266的实现,大概每一层一个12*12的点阵中有28个格点被填充,因此其hausdorff维数约为1.34。
值得注意的是,仲文化虽然显然没有参考西藏的仲-德乌,但是二者在仪式层面上具有相似性,体现了仲文化背后的历史厚重感。(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