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HYWiki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站。大部分的内容只有在您登录账号后才可阅读。您可以前往这个链接提交账号注册申请。

卢惠芳:修订间差异

来自HYWiki,开放的校园百科
KangHY19留言 | 贡献
补充了一些细节
第1行: 第1行:
华育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道德与法治之前为思想品德、或类似科目老师)。在华育中学执教时长长达将近二十年。
华育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道德与法治之前为思想品德)。1991年参加工作,2003年进入华育中学任教。


目前在初三年级教学道法。原本承担四个班的教学任务,但李婷老师生病后为她代了另外两个班的课程。
目前在初三年级教学道法。原本承担四个班的教学任务,但李婷老师生病后为她代了另外两个班的课程。


== 个人经历 ==
== 个人经历 ==
据本人在21届1班所讲,她在2003年及以前在其他某学校工作,该学校学生素质较低。后来到华育,试讲时华育学生表现优秀,对其表示热烈、礼貌的欢迎、接纳。因而感动,使其在2003-2004年加入华育中学。
据本人在21届1班所讲,她在2003年及以前在其他某学校(园南中学)工作,该学校学生素质较低。后来到华育,试讲时华育学生表现优秀,对其表示热烈、礼貌的欢迎、接纳。因而感动,使其在2003年加入华育中学。


卢老师在担任21届1班班主任(八九年级)之前,只有两年不兼任班主任职责。在那之后则因年老不再担任班主任。她带过的班级包括19届5班、21届1班等。(待补充)
卢老师在担任21届1班班主任(八九年级)之前,只有两年不兼任班主任职责。在那之后则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班主任。她带过的班级包括19届5班、21届1班等。(待补充)


== 评价 ==
== 评价 ==

2023年2月19日 (日) 00:09的版本

华育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道德与法治之前为思想品德)。1991年参加工作,2003年进入华育中学任教。

目前在初三年级教学道法。原本承担四个班的教学任务,但李婷老师生病后为她代了另外两个班的课程。

个人经历

据本人在21届1班所讲,她在2003年及以前在其他某学校(园南中学)工作,该学校学生素质较低。后来到华育,试讲时华育学生表现优秀,对其表示热烈、礼貌的欢迎、接纳。因而感动,使其在2003年加入华育中学。

卢老师在担任21届1班班主任(八九年级)之前,只有两年不兼任班主任职责。在那之后则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班主任。她带过的班级包括19届5班、21届1班等。(待补充)

评价

21届1班

23届1班

卢惠芳老师对于23届1班的态度十分敷衍,经常出现不使用PPT来讲课,选择性忽视同学们的问题等现象。因此23届1班所有同学认为她教的很差,后一同学因卢惠芳老师记错教学进度并错怪全班同学和她发生言语冲突。卢老师很生气,遂报告给231班主任汤老师。班主任报告给23届年级组长沈老师。最后该名学生仅被批评教育,并未受到很严重的处罚。

事件请看:10.18道法课事件

23届5班

以下是23届5班同学为她起的绰号“橡胶棒”和“屠呦呦”:

在物理课上讲到电学时提到“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根据23563的说法,是认为卢惠芳老师长得像橡胶棒;根据他的另一种说法,是讲到橡胶棒时恰好想到了卢惠芳老师。这个称号由此而来。至于“屠呦呦”,则和青蒿素有关。23563认为青蒿素是一个老奶奶发明的,而卢惠芳老师也正是一个老奶奶,所以推理出了“卢惠芳老师发明了青蒿素”,因此卢惠芳老师也就成了“屠呦呦”。而青蒿素(C15H22O5)常在那段时间的化学作业中出现,也为本外号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这两个外号出发,同学们把卢惠芳老师想象得“无所不能”,于是衍生出了她的更多称号(参考23届5班政权一览一文)。

23届7班

根据《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中“惠”解释为“聪明”,以及《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中“芳”解释为“花”,逐字翻译卢惠芳老师的名字为“卢聪花”。后衍生出多个版本,如“陆聪花”,“卢葱花”,“陆葱花”等。

由于卢惠芳老师与郑凡老师年龄相仿,民间创作出短篇小说《我们歌颂爱》,其主要内容为一位名为陆聪花的中学政治教师和一位名为甄范的化学教师的爱情故事。

在23届初三大合唱《启程》(C大调)中,第59—60小节的“不回头”(第二遍副歌前)不知为什么被很多同学空耳听成“卢惠芳”。后遂每次碰到这句都唱“卢惠芳”。这三个音的音高为 f、a、b,和声为 Dm7 - G。

课代表:2376023764

23届8班

因卢惠芳老师常说“总之”,在238同学尚不清楚其全名时,便称其为“卢总之”。

(其实知道了以后也会这么叫。)

24届6班

人称“卢奶奶”、“小芳芳”等。

上课不大认真

上她的课的时候绝对没人听

课代表:24621,24609

名言

  • 向优秀同学学习
  • 卢惠芳老师有一段时间较少在课上给出例题的完整答案,常说“点点点”之类的话。例如:“综上,点点点,请同学们自己补充”。23届1班事件后开始给出完整答案了
  • 卢老师喜欢在论述类题目答案最后加上”总之,“,且经常强调这点。

教学彩蛋

该彩蛋出现在改革开放相关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