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打卡:修订间差异
外观
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9行: | 第9行: | ||
作业打卡制度鼓励了上课写作业、提前做作业等“内卷”行为,不过也确实提升了同学们的作业效率,具有两面性。 | 作业打卡制度鼓励了上课写作业、提前做作业等“内卷”行为,不过也确实提升了同学们的作业效率,具有两面性。 | ||
积极参与者:[[24704]],[[24758]],[[24706]]等 | |||
简称为“打卡”或“zydk”。 | 简称为“打卡”或“zydk”。 | ||
[[分类:制度]] | [[分类:制度]] |
2023年7月21日 (五) 19:06的最新版本
曾经的247制度。2020.12.9实行,中途由于各类原因多次更改制度细则或暂时废止(如2021.3.9第二课堂讲座写作业事件后取消该制度,同年4月9日恢复,6月9日恢复加分),2022年9月彻底废止,虽讨论过恢复的可能性,但由于晚课等因素未果。
原始制度:在班群中发布小程序,同学们完成笔头作业后在程序中打卡,前五名可在小组评比中加2分,后五名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打卡的同学将扣分或被老师询问原因。
初一,作业打卡转为只加不扣。
值得注意的是,网课期间作业打卡也(利用classin作业窗口)进行,不过今日小结的引入和班委整理备忘录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其公平性。
作业打卡制度鼓励了上课写作业、提前做作业等“内卷”行为,不过也确实提升了同学们的作业效率,具有两面性。
简称为“打卡”或“zydk”。